close

 
 

by 

 黃厚銘 2016.11.21

 

 

 

 

 

 

 

兆豐銀行的接待機器人「小兆」

 

 

 

郭涵羚攝

 

 

 

西門子執行長提出歐洲需開始考慮基本收入分配制,其實是百年前馬克思的想法。如果我們不只從解決階級衝突來看,而換個方式考慮讓人們活得更像人,也許可在這新的生產技術條件上,重新一起構思許多社會制度上的變革。

 

 

 

最近有不少人注意到機器人即將大量取代人類而成為勞動主力的發展趨勢。這些評論的切入共通點多半是有些擔憂,尤其是失業問題、不工作就失去人生意義的問題等等。有位朋友引用德國西門子公司執行長 Joe Kaeser 在南德意志報的說法,主張要開始考慮無條件基本收入分配制(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另一位朋友則比較負面地認為這將會是人人好吃懶做的開始、最後被少數持續努力創造發明的菁英所統治(如電影「駭客任務」中的母體 matrix?)。

 

 

 

一百多、將近兩百年前,有個德國人觀察了人類歷史的發展。他注意到工業化機器將取代人力,但他的想法是,如果有不少工作被生產效率比人力更高的機器取代,那麼一來是生產力比手工業時期大幅提昇,大家應該更能享有物質不虞匱乏的生活,二來是,人類在工作的選擇上應該會更自由,不必再被迫受限於單一的分工,一輩子只能從事一種工作,而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其他潛能。最後,他還主張廢除私有財產制,讓這些工業化技術條件下的共同勞動成果為所有人所共享。筆者在此加上的詮釋是,既然生產力大幅提昇、物質不虞匱乏了,也不用再用那種功利性的獎勵方式來鼓勵大家努力生產(但當代用智慧財產權、專利權鼓勵創造發明,這其實是把私有財產制從有形的物質延伸到無形的知識)。

 

 

 

「廢除分工」、「廢除私有財產制」、「共產主義」,也許有些人猜得出來,這個人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台灣常簡稱作馬克思)。當然,筆者必須補充的是,馬克思發現這些他心目中工業化的好處,一點也沒有實現。貧富不均、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手中(也就是前一陣子「佔領華爾街運動」所謂的百分之一對百分之九十九,或是 M 型社會的問題。但相較於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預言中產階級消失、社會兩極化的馬克思,其實大前研一的理論根本一點也不新。),每個人都被迫配合機器從事一點也沒有成就感的工作,所以馬克思主張用革命的方式來讓人類的歷史進入他理想中的階段,到那時:每個人可以「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牧牛、晚餐後談學論道」。

 

 

 

這想法看似過於理想化,也太不切實際。但馬克思卻變成社會學的鼻祖之一、左派思想的重要根源。一百多年後,他的著作仍被跨個別學科的學界奉為經典。而對筆者而言,馬克思的偉大之處之一,就在於他看到類似 M 型社會的現象時,想到的不是要努力讓自己躋身 M 型分布中的領先群,而是質疑這是合乎公平正義的嗎?這是必然的嗎?當然,馬克思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接著,他就同時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致力於改變這不符正義的現象,害得自己被各國驅逐。只可惜,一百多年過去,我們卻看到貧富不均、財富兩極化的問題沒有解決,上班族仍然在工作時覺得自己活得不像人(只有颱風假時才變得生龍活虎),甚至我們早就被只佔人口數百分之一的權貴所統治了。為什麼會這樣?這當然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哈佛微型機器人

 

 

 

Harvard

 

 

 

但單就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理應人類「要」(不是「必然會」)更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再需要用金錢等物質利益來鼓勵人們去從事這些無聊或危險的勞動。以現今人類耗用物資(像是常換新手機、無限量吃到飽的餐點等等)的方式來看,也早就生產過剩了。人類現在的社會問題在分配不均,不在生產不足。所以,我們理論上也越有條件過著馬克思所期待的生活。進而,身為社會學家的筆者也用這樣的角度來思考無條件基本收入分配制。這樣的機制也沒什麼不好。人類不是非要以物質利益為誘因,才會努力創造發明,這在 just for fun 的「開放原始碼」運動中就得到印證。從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創立者 Richard Stallman 提出公共版權(copyleft,或稱版權無、反版權)這個字來看,就知道這運動是左派共產思想在資訊產業的實踐。但在《駭客倫理與資訊時代精神》這本書裡,確實也引用馬斯洛的理論說,或許這些駭客是在已經得到基本需求滿足的條件下,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那麼當物質不虞匱乏、很多無聊、危險的工作都會被機器人所取代時,我們不就看到這樣的機會嗎?

 

 

 

這是觀點、腦袋切換的問題。當我們仍抱持著資本主義教給我們的「功利性人性」預設、把「私有財產制」當做理所當然、甚至無視當代的勞動早就大多不會給勞工成就感的事實,我們當然只會感到擔憂或不屑。前述機器可以代替人類工作,讓人類更有時間作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永遠不會實現。但馬克思所努力的,就是讓我們發現「功利性人性」、「私有財產制」都是特殊歷史階段下的產物,而不是永恆、普遍的必然。因此,如果西門子公司執行長 Joe Kaeser 慎重考慮基本收入制的消息為真,筆者會覺得他是值得尊敬的,但不會只從解決階級衝突的角度來思考「基本收入制」,而是看到這讓人們活得更像人的機會;只要我們願意換個思想方式,並在這新的、未來的生產技術的條件上,一起來構思許多社會制度上的變革。

 

 

 

 
 

 

 

 

佔領華爾街
Occupy Wall Street
2011年阿拉伯之春與埃及革命的開羅塔利爾廣場周圍的集會與示威運動後,1,000 名左右的示威者透過 Twitter 等社交網路服務集結,進入紐約華爾街附近街區示威,企圖持續占領紐約市金融中心區,以反抗大公司的貪婪不公和社會不平等,反對金錢與大公司影響美國與全球民主政治,並在全球經濟危機中對法律和國際關係造成的負面影響。 (來源: 維基百科  Youtube )

 

 

 

無條件基本收入制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通常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不設任何資格、不審查任何條件的情況下,不論其收入、工作或財產的有無,由政府或團體定期發給全體人民(可能是該國或該地區的公民或組織成員)定額、或足以滿足基本生活條件之金錢。 目前被認為是機器人取代大量的人類勞動後,人類社會仍然可以平安享受生產成果的最佳解決方法。對每個社群而言,是一種無條件被保障的基本收入,不排富,也不需要有對應的工作產出。惟個人仍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參與工作,並以其產出換取額外的收入。 其他經濟上的實行手段請讀者不妨參考來源:白經濟的說明。 (來源: 維基百科  白經濟 )

 

 

 

出版日期:2002-02-06
作者在本書裡討論一整組的「駭客倫理觀」,逐一探討他們對於工作、金錢、網路道德的態度,以及這些觀念為什麼足以代表資訊時代的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O.JUDY 的頭像
    KANO.JUDY

    咖濃-Kano

    KANO.J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